今天是: |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22:34:20 |
“海关说过了海关关口就不归我管了;工商说现在我也不来管这事儿了,该由畜牧管;畜牧说是只管国内生产的牛肉,国外的牛肉我不管……大家你推我我推你。 ”胡颖廉介绍,在上述灌云县发生的案子里,就存在着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
而查获走私冻肉的处理问题也让许多部门伤透了脑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对于走私冻品只有一个选择-销毁,但是许多边境地区的填埋场地已经饱和,而焚烧却又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一位地方打私办官员对澎湃新闻记者无奈地表示,当地每年用于销毁走私冷冻食品的支出近200万元。
“我们本地的用于销毁冻品的填埋场空间只有2000吨,已经用完,必须运到其他地方填埋,在我们这里消毒、填埋费用是每吨500元,而到了外地,则需要每吨1000元,如果是焚化,更是需要2000元一吨。”上述官员解释道。
南宁海关方面对澎湃新闻表示,鉴于冻品查处后的仓储和销毁费用高,采用填埋或焚烧方式还涉及择地、环保等问题,广西打私办已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无主动物制品无害化处理调研论证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海关监管区查获无主动物制品无害化处理调研论证。将探索在全区建设1至2个动物及其制品无害化处理中心,由自治区打私办对全区查获的无主冻品实施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无害化处理涉嫌走私冻品1300多吨。
实际上,这也暴露了走私肉处理的尴尬处境:地方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查获了一批走私冻品,最后还需要贴钱去销毁。“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可能就不做这种‘赔本买卖'了,对它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不查了,反正吃了也没有吃死人。所以现在(走私)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不是说不知道有走私牛肉,都知道,只不过是查到以后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应对。”胡颖廉说。
他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把走私的产品“漂白”,让走私冻品再次通过检验检疫部门检疫,“这个‘漂白'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给它非法变成合法。有质量隐患是肯定不能上市的,问题是你本身是好牛肉,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去西餐厅吃的什么牛排,有50%甚至以上都是走私牛肉。但这个牛肉事实上质量没问题,只是在法律上的身份有问题。”
“漂白”之后获取的利益,则可以用于补贴打击走私牛肉、进一步培育国内产业。胡颖廉认为,这将是一个可行的良性循环机制。
(责任编辑: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