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美食中国 >

走私牛肉监管调查:政策滞后每年走私超百万吨

时间: 2015-06-25 09:32 作者:CN030 来源:中华新闻 点击:

4月15日,被查的冻肉已经搬运至深圳清水河一个冷库封存,数千吨的冻肉堆满了整个仓库。

4月15日,被查的冻肉已经搬运至深圳清水河一个冷库封存,数千吨的冻肉堆满了整个仓库。

 

    “牛肉多走私”,已成公开秘密。牛肉安不安全,已成悬在人们心头的疑问。

    是谁造就了大家对走私牛肉心知肚明,却束手无策的现实?4-5月间,澎湃新闻实地调查走私牛肉隐秘链条的同时,梳理了中国牛肉供给现状,试图探究其背后成因、对策。

    中国的肉牛政策亟待完善。牛肉消费在增加,肉牛存栏量却在下降。全世界母牛养殖都由散户承担,中国却不加区分推行规模化养殖,后果是肉牛养殖每况愈下。

    国外的规模化养殖,把价格优势转为出口优势,在牛肉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中国本应及时调整牛肉进口政策,但目前中国合法进口牛肉的国家名单仍只有6个。 即使官方已达成协议同意解除进口禁令,如巴西,在一些地方查禁巴西牛肉时,解禁通知仍未到达那里。

    而牛肉进口后,却遭遇“九龙治水”局面,监管乏力。 于是在走私牛肉大举进占国内市场后,牛肉安全存在隐患。

    屡破大案,一次统一行动即查缉10万余吨

    据新华社6月23日报道,2015年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冻鸡产品因为两广地区的饮食习惯已经存在多年,而走私冻牛肉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已屡见不鲜。

    遍布于各地肉类市场、餐饮企业的走私牛肉,让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走私牛肉的消费者。由于走私过程绕开了正常的检验检疫程序,并且绝大部分走私牛肉来自国家质检总局所定的疫区国家,加上走私过程中冷链容易断开,走私牛肉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健康。

    早在2013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就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肉牛产业危机。”

    这场危机,既与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关,也与近年来民众对牛肉消费的大幅增长有关,更与屡禁不止的走私现象有关。

    自2015年1月起,海关总署部署全国海关集中开展了持续一整年的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其中,冻牛肉、鸡肉及其副产品等肉类产品成为重点打击的走私商品。

    在严打冻品的大背景下,大批肉品走私入境的新闻屡见不鲜。

    据媒体公开报道,1月16日,大连海关缉私局的260余名缉私警察分别在大连、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地区同时展开统一行动,查扣走私冻品6000余吨,案值近2亿元人民币。

    南宁海关在3月23日的通报中称,2014年12月至今,在中越界河北仑河一线开展的打击疫区牛肉走私专项行动中,海关已现场查扣涉案疫区牛肉1500多吨,涉案价值超3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