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慈善中国 >

公益新模式,激发大爱心

时间: 2017-03-01 10:33 作者:唐悦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

    每年捐赠500元、连捐20年,就能设立一支个人冠名基金。互联网认捐,让捐款来有影去有踪… … 2月27日- 28日,全省慈善总会会长座谈会上,各设区市慈善总会会长聚集一堂交流探求新的募款和救助模式,期待善意善行在更广泛人群中涌动起来。冠名基金,激发爱心响应者众多。小基金凝聚大爱心,今年春节过后, 10多名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南京市慈善总会,用压岁钱认捐了一个个慈善个人冠名基金。丹阳市建山村慈善工作站向当地企业和村民募集善款88.8万元,存入丹阳市慈善总会基金,每年可支取利息救助大病村民,政府还给贴息,一年9万多元的善款给大病村民送去了温暖。

 

  每年捐赠500元、连捐20年,就能设立一支个人冠名基金;互联网认捐,让捐款来有影去有踪……2月27日-28日,全省慈善总会会长座谈会上,各设区市慈善总会会长聚集一堂交流探求新的募款和救助模式,期待善意善行在更广泛人群中涌动起来。

 

  冠名基金,激发爱心响应者众多

 

  小基金凝聚大爱心,今年春节过后,10多名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来到南京市慈善总会,用压岁钱认捐了一个个慈善个人冠名基金。刘莹洁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位,陪同前来捐赠的奶奶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让孩子用压岁钱设立基金,孩子对‘献爱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用有形的力量敦促孩子付出爱,我们全家会一直坚持下去。”

 

  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勇介绍,南京在全国首推个人冠名慈善基金,捐助者以“留本捐息”方式认捐,起点为1万元,既可一次性全额注入,又可一次认捐、分年到位(最长不超过20年)。也就是说,如果市民认捐1万元,每年只要捐出500元、承诺持续20年即可拥有自己的冠名基金。截至目前,已有近700名南京市民认捐,总额超过1200万元。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捐赠收入一般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省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社会捐赠总额占GDP比例要达到0.2%。据此估算,每年的募集规模将达160亿元,目前距离这个目标还相差甚远。和经济总量相比,我们的慈善公益能量尚未被全面激发,常态化捐赠习惯还未养成。

 

  发展冠名基金,可激发起更多人的爱心,对企业公民来说也颇具吸引力。省慈善总会设立的“瑞华助孤”冠名基金每年资助额达200万元,苏州去年就有11家单位认捐冠名基金437万元。

 

  “如果能以成功的救助个案感染人、以公开透明的运行管理机制取信于社会,冠名基金将更具生命力。由捐赠者参与慈善募捐,具体的救助和基金管理由我们来办,结合专业服务和组织网络优势,不仅能做大慈善资源惠及更多受助者,而且有利于共同维护社会声誉。”省慈善总会会长蒋宏坤说,冠名基金可以看作帮助捐赠者达成目标的一种公益理财方式,从大概念来说也是一种公益信托。可以预见,两年后将有大量非公募基金会转“公”,公募格局会发生新的变化。

 

  网络公益,点燃“星星之火”

 

  随着《慈善法》的出台,慈善“网禁”已开,各地慈善组织纷纷跟进探索新模式。“不发红头文件,不设捐款指标,通过项目吸引更多人加入网捐。”苏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胡耀赋介绍,苏州慈善嫁接当地自媒体“无线苏州”APP平台,去年盐城遭风灾后线上线下互动共募得款物达1738万元。“淮安阳光慈善网”上线后,已发布求助帖和慈善信息近2000条,接受捐款1000多万元,每一笔善款“来有影去有踪”。

 

  网捐网助、网上监督,是眼下最受欢迎的公益形态。南京市栖霞区因病致贫困难户顾光勇家的困境经平台发布后,4个月内收到的13050元在线捐赠,基本来自他家附近苏果超市、社会组织以及马群小学的爱心家长们。“要不是看到手机上推送,都不知道就在家附近有这么困难的人。”捐赠人宁爱(化名)在受访时说。

 

  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钱平桃介绍,南京慈善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了“金陵乐善”公益网店,上线不到10个月已募集善款73万元。2月14日到3月14日,公益微店还推出999支玫瑰花,在线支付9.9元就可购买一支……这些新的募款模式让行善变得轻松无负担,备受年轻人青睐。

 

  互联网+公益筹资平台建设眼下日益受到重视,南京、苏州、淮安等地慈善会已开通网络公益平台。虽然网络募捐占比目前还不是太大,但与会者已形成共识:眼下正是慈善拥抱互联网的大好时机,传统慈善机构急需迎头赶上。

 

  村级慈善,打通捐助“末梢神经”

 

  2月27日下午,南京江宁区泥塘社区慈善之家内,高级育婴师黄静正给社区待岗妇女作免费培训。“社区慈善之家不仅为困难群众募集款物,还募集培训课程,帮助有就业条件的困难居民尽快找到工作摆脱困境。黄静就是慈善之家培训出来的金牌育婴师,现在回来反哺更多人。”泥塘社区副书记王秀琴告诉记者,他们发展了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为全社区4000多居民提供自助互助服务。截至目前,江宁区201个社区均已成立“慈善工作站”。

 

  基层慈善组织在丹阳已深入到村一级。丹阳市建山村慈善工作站向当地企业和村民募集善款88.8万元,存入丹阳市慈善总会基金,每年可支取利息救助大病村民,政府还给贴息,一年9万多元的善款给大病村民送去了温暖。

 

   提升慈善指数,比行政推力更有效的,是激发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公益能量,社区和村级慈善组织亲民、接地气,大有可为。省慈善总会副会长赵顺盘介绍,去年底常州市武进区账面积余资金达51505万元,丹阳市村级慈善组织累计募集资金已有5700万元,均领跑全省。经过3年的推进,目前全省乡镇(街道)慈善分会覆盖率已超过90%,村级工作站覆盖率达60%,为打通慈善募集和救助“最后一公里”构建了组织网络。省慈善总会今年还将安排资金,购买基层慈善组织服务。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