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慈善中国 >

爱心之城新律动

时间: 2016-11-21 10:31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过街路口,站着身穿“红马甲”的“深圳义工”;商业闹市,停着流动义务献血车;居民社区,活跃着佩戴“绿翅膀”胸牌的职业社工;街头广场,耸立着醒目的巨幅广告牌:“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在深圳,曾经出现了中国内地第一群“义工”、第一例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近10年间,深圳公益慈善事业年均捐赠额超过20亿元;深圳人无偿献血、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多器官捐献数量多年位居国内前列……

 

    因为这些公益慈善的“第一”和数据,深圳被称为“爱心之城”。随着时代发展,这座“爱心之城”的公益慈善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公益慈善更加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

 

    变化的起因,是那只“无形之手”。在改变发生之前,公益人士、慈善组织既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公益慈善资助项目,又抱怨政府的行政摊派。

 

    如何不让公益人士、慈善组织盯着政府“要项目”,政府不向公益人士、慈善组织“派项目”?

 

    从“高交会”“文博会”中尝到甜头的深圳官方决定,通过市场化的会展,把公益人士、慈善组织的视角从“政府”引向“市场”。

 

    2012年7月,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举行,272个公益慈善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至今年9月25日的第五届“慈展会”闭幕,累计对接项目2185个、对接金额324.53亿元。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认为,政府要为推进公益慈善搭建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戏台”,但不要自己去“演戏”。

 

    第二届“慈展会”,政府购买公益项目对接总金额不过50万元,第五届“慈展会”就猛增至约4.47亿元。深圳市市长许勤说,通过市场,“政府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公益慈善资源,更好地提高公益慈善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公益慈善已经大众化、平民化、日常化

 

    在人们眼里,做公益的不是政府、就是企业,做慈善的不是富豪、就是明星。但是在深圳,125万名注册义工、310万人次的无偿献血、1万多名登记器官捐献者表明,这座城市的公益慈善已经大众化、平民化、日常化。

 

    她是深圳首位无偿捐献骨髓的“义工”;她领养地中海贫血患儿,当起“未婚妈妈”;她用工资和筹得的善款,为孤残儿童购置生活、学习用品;她开展了20多次“关爱地贫儿”活动,深圳“打工妹”陈锦花说,“慈善就是我的生活,慈善不是富豪、明星的专利”。

 

    和陈锦花一样,公益慈善已经成为普通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近年出现的“微公益”“微慈善”,降低了“慈善”的门槛,让每个普通人都能量力选择慈善方式。腾讯、平安等深圳企业,利用微博、微信等发起的“一次转发一瓶水”捐水行动、“衣加衣”温暖行动,吸引了很多深圳普通市民的参与。今年9月9日“腾讯99公益日”,677万普通人共捐款3亿多元,3643个公益慈善项目获得了网上善者的支持。

 

    实现慈善资金保值增值

 

    传统的捐赠物,要么是金钱,要么是食品、衣被;传统的受赠者,要么是贫困、孤残之家,要么是突遭灾祸之人。

 

    但是,时代发展了,市场大了,捐赠物、受赠者也变了。

 

    深圳的“慈善账单”上,深圳人捐赠的不仅有金钱和食品、衣被,还有房产、股票,更有鲜血、骨髓、眼角膜、人体器官;受赠者不只是贫困人群,还有黑脸琵鹭等濒危的人类伙伴,海滩、红树林等人类的家园环境。

 

    在很多深圳公益慈善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义拍、义卖的深圳人;每届“慈展会”也辟出专区,用售出商品的钱扶贫济困;一些公益慈善组织也投资经营、“以钱生钱”,通过市场来扩充慈善资金增长的渠道。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说,以捐赠、施舍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公益慈善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捐赠、施舍是自发的、不稳定的。

 

    2012年初,深圳在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的《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送审稿)》中,明确提出“允许慈善组织投资经营”。

 

    于是,深圳的公益慈善开始与创投、金融、证券“联手”,通过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现代理财形式,实现公益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企业、慈善超市、公益银行等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公益慈善新业态也在深圳出现。

 

    去年,腾讯公益平台年度捐款总额超过5亿元,是此前8年平台捐款总额的2.5倍,捐款人次近2000万,九成以上来自移动终端。这些数据,不仅表现了技术的飞跃、渠道的变迁、市场化的步伐,更意味着深圳人公民意识的增强和信任的建立。

 

    曾是首届“慈展会”筹划者之一的资深媒体人胡谋认为,崇尚敢试、敢闯的深圳人,一直在不断求变、创新,“慈展会”的求变、创新是逐步去行政化、走向市场化。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