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慈善中国 >

2014年市慈善基金会募集超7亿元 互联网+慈善空间大

时间: 2015-12-30 08:54 作者:孙樱齐 来源:东方网 点击:

 

 

    东方网记者孙樱齐12月29日报道:2015上海慈善论坛12月29日在上海社科院举行。本届论坛以“互联网背景下的慈善创新”为主题,探讨了当代中国慈善创新的新趋势、新生态和新常态。近年来,上海慈善基金会在募捐方式上有所创新,开展项目化、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资金运作方式颇见成效。去年,上海慈善基金会全年募捐收入超过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34.2%。
  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互联网与公益慈善结合的历史。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财富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它们的应用改变了慈善机构只能依赖于银行汇款和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2013年起,凭借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公益慈善传播的速度得到极大提高,传播成本极大降低,互联网在善款支付、善面传播这两方面助力,快速推动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14年,新浪公益、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三大平台和淘宝公益店铺募集到善款达到4.28亿。王战告诉记者,互联网捐赠具有的便利、透明、安全、互动与体验性强等优势,显著强化了民众的捐赠意识。更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公益项目的运作模式,在连接公益需求和公益资源方面,促进公益慈善机构专业化发展方面,互联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受限制于地理、物理区隔,传统公益慈善方式常常面临资源与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互联网和公益的结合缓解了这个矛盾,使得捐赠人的捐赠意愿,求助人的慈善需求和慈善机构的公益项目三方能够良好地衔接,并以合理的方式把宝贵的慈善资源递送给最需要的人,提升公益的专业性。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表示,上海慈善基金会更看重的是网上的年轻人,怎么看待慈善,怎么做慈善。“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有497万人同时来做慈善的活动,每人捐一块钱,一小时就497万多。这些年轻人让他有这么一个理念和意识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建设就得到了保障。”冯国勤说,老百姓生活和社会需要的慈善我们到底有没有满足?这是中国慈善工作者要考虑的。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认为,互联网和新媒体给慈善公益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工具和新的空间。“互联网+公益”的重要价值是真正为普通的民众提供一个向社会呼救的通道,让普通民众在遭遇突发性意外的时候,有一个管道,有一个通道能把他呼救的声音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出去。从而避免可能做出违反基本价值观的事情,成为“救急难”的主要管道。
  记者在论坛还获悉,包括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内,诸多传统慈善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公益创新问题,有的传统基金会甚至在机构内部设立了新媒体部门。中国的网络捐赠行为虽然日益增多,但捐赠总额较低,网络捐赠占公益捐赠总额不到1%,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互联网在我国公益慈善捐赠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