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时代先锋 >

王家元:石窝窝里长出了金疙瘩

时间: 2016-04-23 09:40 作者:唐虎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原标题:石窝窝里长出了金疙瘩(时代先锋)

 

      ——记四川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上)

 

 

 

王家元介绍在石漠化山地上发展产业的艰辛历程。(记者刘裕国 摄)

 

 

 

王家元(右五)在与李子果农开院坝会。新华社发

 

  4月11日,当记者第三次走进春风村时,问王家元:“当初,你不是答应你老婆,等春风村富了,你就回城里继续挣你的大钱吗?咋还赖在春风村?”

 

  王家元笑了:“现在我是要圆更多人的梦。”

 

  记者再问:“一晃就是12年,你家至少少挣几百万,难道你不觉得亏?”

 

  王家元急了:“要是觉得亏,当初我就不会回村了!如今脱贫奔小康,春风村不容半点耽搁!”

 

  “如果路修不通,大伙儿就把我轰下台”

 

  位于四川云南交界处大山坳里的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满山都是龇牙咧嘴的石头——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上世纪80年代,山外一天一个样,家乡却还是老模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巨大的发展落差,硬是把王家元和许多青年村民逼出了村。那年,王家元15岁。他先是到筠连县川剧团当学员,两年后,又一路向北,跑山西,进北京,打工、经商……

 

  在外面淘到金的王家元,每每回村看父老、访亲朋,心情都一次比一次沉重——家乡的穷,一直是他心中的牵挂。2003年,王家元毅然回到家乡。

 

  在乡亲们眼里,王家元是全村最让人敬佩的能人。2004年11月9日,春风村举行村委换届选举,王家元以95%的选票当选为村主任。

 

  消息传开,却遭到了妻子和父亲的强烈反对。

 

  妻子问:“当村官你一年能挣多少钱?”当王家元说出一年务工补贴1800元时,妻子恼了:“过去你经商,有时一天都不止挣那点,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父亲也怨道:“二娃,你好不容易才从这个穷窝窝爬出去,又跑回来捣腾个啥?难道你忘了你哥,当了几年村长,把命都搭上了……”

 

  想起哥哥王中元,王家元的眼眶就湿润起来。1997年,哥哥为了让王家元安心在外面打拼,毅然回村照顾双亲,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又被镇派出所聘为协警。哥哥当村主任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为村民修条通村路。他白天带着村民碎石凿路,晚上协助民警联防联治,在一次夜间追捕逃犯时,不幸牺牲。那条刚开工的路,不久也停工了。

 

  王家元流着泪对父亲说:“爹,我就是想让这石头窝窝里的乡亲们不再受穷,我相信哥也是这样想的。”

 

  父亲点点头,妻子也不做声了。

 

  上任一周后,王家元在村民大会上亮开了大嗓门,宣布三年内打通连接全村的环形路。他还在会上立下军令状:“如果到时路修不通,大伙儿就把我轰下台!”

 

  12月底,春风村党支部吹响了公路建设的集结号。

 

  修路缺劳力。春风村只有3个组,仅864人,除去外出务工人员,村里老老少少不足500人。王家元率领党员干部组成攻坚队,打头阵、做表率。扶钢钎、挥二锤、搬石块、铺路基,王家元手上的血泡破了一个又一个。

 

  修路需要钱,可春风村当年的人均收入只有1800元。王家元就回到县城从妻子廖运兰的凉菜店“借”。买筑路工具,买水泥砂石,买雷管炸药,王家元一共花掉家里10多万元。

 

  王家元的举动,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100多人的筑路队干得热火朝天。村民还踊跃捐资捐款,一位72岁的大爷捐出自己积攒多年的800斤稻谷。随后,政府的修路补偿资金也很快到位了。

 

  苦战三年,一条长8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穿越石壁,连通了山外大世界。


  “只要有信心,石头也能变成金”

 

  路修通了,村民们对村干部信心倍增,王家元趁热打铁,谋划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决定走出去。

 

  一身西装,一路风尘,王家元带领村班子出发了。

 

  他们踌躇满志,走南访北,寻找产业,带回了蔬菜、药材等七八个种养植项目。

 

  春天,王家元满怀希望,发动党员干部一次次试种,谁知,种下的苗都打蔫了。

 

  王家元冷静思考后,得出结论:不是带回的项目不好,而是产品“水土不服”。

 

  当时,也有一些老板来到村里考察。当他们看到满山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时,都不禁摇头而去。

 

  王家元没有气馁,“只要有信心,石头也能变成金。”于是,他带着村班子向本村问道,集思广益,再寻出路。

 

  有位老人告诉他,村子里曾有人种过李子,长在石头缝里的李子树结出的果子又脆又甜。王家元一听,两眼放光——发展产业的路子原来还是在自己村里的石头山上!

 

  有过前面几次教训,这次王家元没有贸然行动。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赶到县里把农科专家请进村,带着他们漫山遍野进行检测,得出了春风村适合种李树的结论。

 

  入夜,村委会办公室亮起灯,村干部们围绕发展李子产业进行热议。王家元说:“现在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本村的项目了,我们要大力发展李子产业。”

 

  在王家元的动员下,党员干部干在先。老党员刘远恒家的石头地土壤薄,栽不稳李子树,他就带着家人,到几里外的山上去背土。党员干部纷纷上山,搬石头,垒挡墙,填泥土,硬是在石头缝上造出了一排又一排洗脸盆大小的树窝子。

 

  三年后,石头山上披满绿装。一到春天,满山都是洁白清香的李花绽放。

 

  如今,刘远恒家的李子树已发展到30多亩,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10多万元。一组村民胡怀银开始脑筋不活泛,把村上发下来的李子苗偷偷扔进柴火堆,王家元发现了,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之后,胡怀银跟着党员干起来,陆续种了13亩李树,年收入6万多元。2011年,光棍打到31岁的胡怀银“以李为媒”,娶了云南姑娘刘邦艳,还办起了农家乐……

 

  2007年,春风村李子树种植已发展到1000多亩,村民家家都受益。这一年,王家元被推选为春风村党支部书记。当初答应老婆为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就回去继续经商当老板的承诺,早已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同上致富路,一户不能少”

 

  春风村风光起来了,但还有些事有些人让王家元牵挂不已。

 

  有一年,快过年了,王家元带着两名村干部行走在半山腰。他脚下是一条荒僻的石径,在这坚硬小路的尽头,是二组特困户李吉友的家。一间破旧矮房,室内住人带养猪。墙角边,三块石头支口锅,猪圈上,几根木棍架成床,一层包谷壳当床垫。

 

  47岁的李吉友,父母、哥嫂先后得了不治之症,为治病几乎倾家荡产,4个亲人却还是在3年内相继去世,他与哥嫂留下的独子相依为命。12年前,王家元了解到这个情况,便常常去看望他。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王家元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却始终顾着李吉友的家。每到刮风下雨,王家元想到李吉友家土墙上那道半尺宽的裂缝,就担心得不得了,有时半夜三更还跑过去,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过了两年,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王家元稍稍松了一口气,就组织党员干部帮助李吉友建房,大家你捐我凑,加上王家元帮他跑回的4500元危房改造款,三间敞亮的青瓦房三个月就建成了。

 

  村里家家都发展产业的时候,王家元更没有忘记李吉友。他带上技术骨干,带着种苗,手把手教他种茶叶。如今,李吉友已有30亩茶园,每年收入5万多元,加上养殖业,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富足日子。

 

  “同上致富路,一户不能少”,这是王家元的理念。

 

  村里还有几户因残疾、智障导致贫困的人家,王家元先是帮他们申请低保,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给他们寻找工作岗位。在村环卫队干活的残疾人周家贵说,像我这样的人,也有稳定收入,这在过去做梦也想不到。

 

  2014年,春风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全村203户人家全部脱贫。春风村人扬眉吐气了!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