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房产时讯 >

北京新房成交均价创5年新高 每平米均价2.87万

时间: 2015-09-17 10:44 作者:马力 来源:新京报 点击:

 

北京新房成交均价创5年新高 每平米均价2.87万

 

  新京报讯 (记者马力)今年北京房价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房价究竟涨了多少?北京市房协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北京新建纯商品住房(不包括自住房)成交4.05万套,比去年同期增加31%;成交均价2.87万元/平米,虽然同比增幅仅7%,但2.87万元均价已在近五年同期中处最高水平。

  90平米以下套型的房价下降4%

  北京市房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新建纯商品住宅预售批准上市总量2.22万套(月均2800套),上市量同比减少50%,是近5年中最少的。然而前8月成交量却达到4.05万套(月均5100套),同比增加31%。成交均价更是达到2.87万元/平米,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而从各套型区间看,144平米以上套型成交均价3.86万元/平米,同比上涨7%;90-144(含)平米套型成交均价2.50万元/平米,同比上涨8%;90(含)平米以下套型成交均价1.97万元/平米,同比下降4%。由此看出,普通家庭购买的中小套型商品住宅价格并没有“疯涨”,甚至有所下降。

  而且,如果加上自住房,那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则为2.63万元/平米,同比持平。

  五环内新房成交同比增近4成

  今年楼市一个特点就是城区内的成交明显增加。房协的统计显示,1-8月,五环内纯新房新增供应2877套,占全市纯新房供应总量的13%,占比同比增加9%;五六环之间纯新房新增供应11790套,占全市纯新房供应总量的53%,占比同比减少5%;六环外纯新房新增供应7464套,占全市纯新房供应总量的34%,占比同比减少4%。

  成交方面,五环内纯新房累计成交3693套,同比上涨38%,占全市纯新房成交总量的9%,占比同比持平;五六环之间纯新房累计成交24386套,占全市纯新房成交总量61%,占比同比上涨9%;六环外纯新房累计成交12436套,占全市纯新房成交总量的30%,占比同比下降9%。

  全年新房成交均价会有小幅上涨

  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说,8月北京新房成交量环比7月有小幅回落,但仍然是今年年内单月新房成交量第二高值。“今年1月份新房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而2、3月受到春节和两会的影响,新房成交量处于低位。‘3·30新政’之后,考虑到政策滞后期,4月纯新房成交量增长并不明显。直到5月,新房市场的回暖迹象开始显现。”

  据统计,今年4、5、6、7、8五个月的纯新房成交量同比去年分别上涨了18%、25%、88%、167%、47%,二手房成交量则同比去年分别上涨了126%、129%、184%、166%、126%。二手房的回暖速度明显快于纯新房市场。

  陈志预计,下半年纯新房市场成交量会稳中有升,全年成交量预计在6万套左右,同比会有两成增长,成交均价亦会有小幅增长;二手房住宅市场热度短期内不会消退,市场成交量将继续维持高位水平,月成交1.5万-2.0万套将成为“新常态”,全年预计18万套左右,同比增长七成左右,但成交均价会相对稳定甚至会有小幅降低。

  ■ 相关新闻

  前8月三成房企未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

  房地产库存增加持续1年多,8月首现减少

  新京报讯 (记者李捷)截至昨日,包括万科、恒大、保利等标杆房企在内,已有35家房企发布了8月销售业绩,合计销售额为1369.8亿元。根据中原机构数据统计,前8月这35家公布销售业绩企业的销售额合计达到了10086亿,同比去年涨幅达到17.7%。

  前8月仅四成房企目标完成率超60%

  在已经公布8月业绩的房企中,多数标杆房企单月的销售普遍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均好于7月及去年同期。其中,千亿级别房企表现抢眼,万科继续保持单月超200亿元的销售业绩,8月单月达到223亿元;而紧随其后的恒大则实现163亿元的销售金额,与万科一起保持了同比超40%的增长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35家企业的年度销售目标来看,1-8月已完成情况超过60%的只有14家,收官在望,其余21家企业完成情况则在五成左右。业内人士指出,按照通常的销售进度,目前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达50%以上方属正常,而不足50%的房企后期销售面临较大目标压力。

  尽管一些房企在上半年的热销中目标完成较好,不过,多数房企业绩承压,而且到目前还有三分之一的房企目标完成率不足50%,而众多的中小房企销售压力可能更大,这些房企或因销售目标定的偏高,或存在产品结构问题,如果不能抓住“金九银十”的窗口期,尽快去库存,则难以完成预定销售目标。

  最大压力周期接近结束,市场分化明显

  数据统计还显示,从2014年初楼市进入调整期来,房地产库存持续增加情况已经持续1年多,但在8月出现了首次明显减少,这种情况表明楼市最大压力周期接近结束。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分化依然明显。目前的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繁出现,房企积极补充土地。但在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依然在持续增加。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降准降息后贷款利率再创历史新低,持续多年的“限外令”亦现松动,公积金首付比例进一步下调,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在8月持续迎来利好。同时,地方政府托市政策也层出不穷。这些已为“金九银十”创造了良好环境。

  ■ 延伸

  商务部为楼市“限外令”再松绑

  8月住建部、商务部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房地产外资准入和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商务部表示近期将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新京报讯 (记者刘素宏)中国楼市黄金期已然结束,当年为防止外资炒房而颁布的“限外令”也在近期解禁。9月16日,商务部为楼市“限外令”的解禁再加码。

  境外人士境内买房限制十年来首次被打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9月16日表示,近期将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房地产管理工作,并在简化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提出放管结合以及加强事后监管的意见和措施。

  之前8月,住建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房地产外资准入和管理有关政策的通知》。《通知》取消了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注册资本金占投资总额比例的限制、取消了部分外国人在境内购房的限制,同时提出要简化、优化对外资房地产的管理工作。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境外人士在境内买房的限制十年来首次被打破。

  沈丹阳提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适当放宽对外资投资房地产和购房的限制就显得有必要。

  分析称,不会引发盲目投资

  回顾此前我国对外商投资房地产的政策可以发现,“限外令”从2006年开始,当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业价值处于低谷期,大量的外资通过投资中国房地产进入中国市场。外资豪掷百万购多套房的报道频频见于报端。正是在外资炒房的背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外令”。

  然而,时隔十年之后,政府再度对外资放开房地产市场,香港经济学者梁海明则认为,商务部此举加大对外商的优惠力度,并不会引发外资对房地产的疯狂非理性投资。与优惠力度相比,外商更看重利润的最大化,而这取决于当地的GDP水平和消费能力。就香港而言,如今更多地产商涌向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那里经济增速快,并且资产价格便宜,而中国房地产价格如今偏高。

  针对如今房地产行业分化现象,梁海明表示,对于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可能即使不优惠对外资依然有吸引力,而对于三四线已经出现鬼城的地区,可能如何优惠也难以产生吸引力。

  “外资会选择理性投资,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中国扩大开放引发盲目投资的风险不大,对外资吸引力有待观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