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金融财金 >

数据显示A股现史上最猛减持潮 理由五花八门

时间: 2015-06-29 09:54 作者:vermoliu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数据显示A股现史上最猛减持潮 理由五花八门

 

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一路狂奔,但是在过去的两周,A股却在上演着高台跳水,1000点灰飞烟灭。而一些在前期大涨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及高管们却早已高位套现,逃之夭夭。

  上周,乐视网大股东贾跃亭减持行为遭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炮轰,再一次引爆了市场人士对于减持潮的关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近130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股票市值近5000亿元,掀起了史上最大规模减持潮。

  减持风潮

  史上最大减持潮来袭

  今年以来,A股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上证综指从3300点起步一路上攻逼近5200点,创业板也从1500点一路过关斩将攀升至4000点大关,大部分个股在指数一路狂奔中股价均创出历史高位,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A股史上最大减持潮也随之而来。

  2015年尚未走完半程,但上市公司减持却超越去年全年。益盟操盘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生在A股市场的减持例子近8000例,涉及公司近1300家,累计减持市值约5000亿元。这一疯狂套现减持的局面在5月份更是升温,数据显示,5月以来,沪深两市净减持金额近2000亿元。另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公告减持股份合计约226.56亿股,参考市值约为2512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来减持超过10笔的公司逾百家。从减持频率上来看,兴业银行、钮威股份、宁波建工鹿港科技隆基股份九州通贵绳股份信雅达士兰微海润光伏酒钢宏兴安控科技等均发生了多次减持行为。而从减持数量上来看,万邦达乐视网金科股份等为今年减持大户。

  减持理由五花八门

  在这场如潮水般的减持大潮中,减持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总体来看,多数大股东表示,减持主要出于个人资金以及投资需要,以及优化公司股东结构等,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奇特的说辞。

  以乐视网贾跃亭为例,6月1日,贾跃亭通过大宗交易抛售1751万股,均价68.50元。两天之后,6月3日再次减持1773万股,减持均价73.33元。两次减持,贾跃亭落袋24.99亿现金,堪称今年减持的减持王。

  对于减持的理由,乐视网贾跃亭在5月份提出的减持理由是“为缓解上市公司资金压力”。而贾跃亭似乎也是说到做到,在遭到刘姝威的质疑之后,乐视网宣布,为了缓解乐视网的资金困难,贾跃亭计划无息借给乐视网至少25亿元。这一举动,暂时平息了这场与刘姝威之间展开的风暴。

  此外,还有公司声称大股东套现是为了“做慈善”。这个说法来自于二六三。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二六三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李小龙今年5月18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160万股股份,套现3158.4万元。此次减持原因为“做慈善事业的资金需求”。据了解,李小龙支持慈善事业已经有大约10年,支持的主要项目包括建公益小学以及资助贫困的女高中学生上学等,资助的学生人数已有数千人。

  减持怪象

  违规减持案例频现

  近期减持密集也导致了违规现象的频发,甚至出现了有些大股东为了达到减持目的,不惜铤而走险越线减持。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相继有依米康金力泰天虹商场、*ST博元、雏鹰农牧、深天地A、中洲控股等40余家公司出现违规减持。这其中,有部分公司由于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减持比例达到5%时,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但更多的则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因用力过猛,而出现超比例减持。

  以依米康为例,因公司股东超比例减持收到监管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屹峥、张菀夫妇,2月间合计减持公司股票比例高达10.23%,直接越过5%规定的红线,违反相关减持规定。类似用力过猛、越线减持的例子远不仅此一例,金力泰、*ST博元等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均发生了明知越线,还强行减持的违规行为。其中,金力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国政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8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8%。随后,吴国政还就本次减持公司股份的违规行为“向广大投资者表示诚挚的歉意”。

  此外,在*ST博元退市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庄青虹为了减少损失,不惜铤而走险,两次减持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7.87%,超出了5%的规定。

  高送转混搭股东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持套现的庞大队伍中,高送转和减持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词却经常“混搭”亮相。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已爆发了多起上市公司前脚发布高送转预案,引得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后脚控股股东及高管就进行天量减持的案例,由此也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质疑。

  以赛象科技为例,公司去年12月披露年报高送转预案,而公司控股股东的减持计划也结伴而来。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张建浩拟通过新疆甬金通达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7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8.76%。

  为此,深交所还特别要求赛象科技说明并披露高比例送转利润分配方案与公司经营业绩及成长性是否相互匹配。

  因一边高送转,一边减持而遭到监管的例子也发生在海润光伏身上。今年1月,海润光伏宣布,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随后,海润光伏股价一度大涨,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公司随之而来的一则巨亏公告彻底让投资者大跌眼镜。海润光伏公告称,预计201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左右。但与此同时,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并没有停歇。在巨亏的情况下,海润光伏依旧慷慨实施高送转,董事长因此遭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

  专家解读

  减持可为市场降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今年以来A股疯牛狂奔,大多数股票都已创出了历史最高股价,这时候,应该是上市公司高价增发、大股东高价减持、IPO大扩容的最佳历史时机。在A股市场,大股东减持只要不违法,应该是无可厚非的,我国法律并不禁止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从国外成熟股市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在国外,一般上市公司不仅股权较分散,而且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也是常态现象。

  董登新强调,从积极的意义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有利于打破“一股独大”的股权格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此外,有利于行业整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或进行创新性开发,还有利于扩大股票交易的市场供给量,为疯牛降温,化解泡沫风险。

  但与此同时,如果在减持的过程中,大股东利用内部人信息优势及投票权优势,操纵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并使之配合自己高价减持,则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有操纵股价及内幕交易的嫌疑,监管层应高度关注,严查违法、重惩犯罪。

  减持规则需要细化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认为,虽然目前很多A股市场的减持行为属于正常减持,但个别减持行为也为以后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

  张远忠表示,与上市公司高管相比,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信息等多个方面始终都处于劣势,因此,对于频繁上演的股东和高管减持行为,监管层应该加大对违规减持的惩戒力度,以此来保证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具体来看,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但是还应该对减持规则加以细化。首先,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减持行为是否涉嫌内幕交易,如何规避内幕交易是下一步监管层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在完善法规方面,为了避免内幕交易的形成,监管层应该要求上市公司股东对减持原因、减持时间等方面做出详细说明。要体现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完整性,让本身就处于劣势的中小投资者有一个选择权,确保中小股东利益的平衡。

  监管动态证监会:将查处高管违规减持行为

  对于今年以来爆发的减持大潮,刘姝威等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对大规模减持现象应高度警觉,要加紧制订相应法律规范,规范减持行为,对违规减持行为加重处罚力度。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套现行为。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因违规减持频发,深天地A、雏鹰农牧、中洲控股等多家公司还因此而领到了交易所的监管函,还发生了海润光伏董事长遭上交所公开谴责的案例。

  而对于今年以来爆发的“减持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上周五也作出表态,表示将对大股东、董监高人员违反规定的减持行为,依法给予查处。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