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独家报道 >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大型系列报道连载

时间: 2017-08-19 07:16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中视网 点击: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本报北京讯)裴国栋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报道组新闻工作者、清水县委报道组组长、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区司法处办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0年按副地级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过大量的公文类文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曾给予嘉奖。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份少华社长采访作者裴国栋时的合影。


 

2017年8月4日中国报道新闻社社长少华同志,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执行
主席顾亚东,前往甘肃天水作者裴国栋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自   序

 


    我原定的书名为《往事回睦》,在修改时总感到平淡无味。文章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世事的一种洞察和审思。即更名《岁月沉思》为本文的书名。

 

    书槁成文后“中国报道新闻社”以《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为标题分别在“中国报道新闻网”、“中视网”、“一画开天艺术网”三个媒体同步并机连载。对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校正。

 

    《岁月沉思》实际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本书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败得失。它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经历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血肉关系。实际是我人生的感悟,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也是本人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时光流逝,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享受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和万苦千辛才幸运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藴含着成长的足跡。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的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后,在生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换地的战斗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当上了民办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在教书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时间;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大学,成为特殊环境下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三十五年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经历了身份的变迁和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心。

 

    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的岗位的变迁。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把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开始回忆走过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忆走过的路,我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部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连,我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在人前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代人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奋斗史,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牢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贺国栋同学《岁月沉思》付梓


 

冯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黄河岸畔幸识君,

 

四十年来谊长存。

 

生计艰难半书泪,

 

事业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尽终抱憾,

 

仁爱永留昭后生。

 

大梦醒时向晚唱,

 

妙笔生花著乡亲。

 

 

 

★ 冯天真:作者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

 

 

亲情篇

 

女儿下岗失业以后……系列报道之(六)

 

 

    “下岗”这两个字眼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是一段痛苦不堪的回忆。我的女儿和女婿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在同一个工厂上班,也同时下岗失业。这个问题对两个孩子来说真是苦不堪言。

 

    女儿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我操记在心的大问题。好不容易经过考试、政审才进入甘肃棉纺织厂工作。她在纺纱车间艰苦的挡车工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时间。女婿在部队摸爬滚打三年多时间,退役后安排在母亲工作的这个厂里。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工人,在生产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可是,在2003年企业改制中,他们夫妇双双被国企改制夺去饭碗,失去了生活来源。当时,家庭生活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家里水费、电费交不起,米面油盐无着落,有病没钱看,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后来,虽然外出闯荡谋生,能保证基本的生活费用,但这件事刺伤了我的心。每当我看见其他人家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机关单位舒适的办公室端上“铁饭碗”时,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有的人说“老裴连自己孩子的工作也保不住,县级于部白当了!”是啊,我对家庭、对子女的问题考虑得太少、太少。

 

    我们夫妻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可谓儿女双全,福大命大。对此,我倍感自豪。

 

     我有一个懂事﹑孝顺的女儿,小名叫晓霞,后改名为艳丽。她1971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初九)出生在老家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她出生的那个年代是新旧体制交替物资极其乏匮的年代。她的童年是在那贫穷落后、艰难困苦的农村度过的。在那艰苦环境中生活,从小受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的熏陶。这对她后来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她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坚定、自信的品质。幼年的磨练也为她走向社会,自主独立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的女儿艳丽是困难时期在全家人的宠爱之中长大的。那时,正是生产队体集作业的时侯,父亲给生产队看水磨坊,母亲和妻子在生产队劳动,我在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虽然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比较困难,但父母亲健在,家中四口人和睦相处,生活过得无比幸福,回想起那时,实际也是我最幸福的时间段。

 

    艳丽出生前后的那几年,生产队劳动特别紧张,妻子临产前还在农田基建工地上干活。她早出晚归,不是上山进沟干农活,就是在农田基建工地修梯田。记得她曾给地里干活的社员送过一段时间饭。我们的村庄部局象个锅似的,村庄在锅底,土地分布在四面山梁上,都比较远。她每天天不明就去河里挑水,然后用柴火烧成包谷面糊糊送到工地让社员们吃。她挑着六十斤左右沉重的担子,挺着大肚子艰难地往山上爬,我们全家暗暗为她捏一把汗。在艳丽孩子出生的那天早上,生产队还给她派工干活,母亲发现后急忙向生产队请假。同时也请来了公社卫生院的大夫和村上的接生婆来接生。我当民办教师从任教的学校回家吃早饭,一进门看见家里有许多人,母亲跑出跑进,几位邻居老大娘也忙着帮这帮那。公社卫生院的大夫真在收拾铺摆在炕上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我一踏进门,母亲便告诉我:“昨晚你妻子海玉分娩,生一女孩。”我听后非常高兴,很想进去看看,但很不好意思,只是把妻子分娩的那间房瞟了一眼,然后回头就在院里帮着母亲招呼大夫和几位帮忙的邻居大娘。

 

    艳丽的出生我们全家人不知有多么高兴。父亲和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兄长也对艳丽非常疼爱,出生不久,他给艳丽起了“女女娃”这个名字。至今老家有的人还把我的女儿艳丽叫“女女娃”。我给艳丽女儿开始起的小名叫“晓霞”,意思是孩子的出生象拂晓的霞光照亮着我们这个家庭。“艳丽”这个名字是六岁上小学时我给起的,意思是像花一样永远鲜艳美丽。母亲对艳丽百般呵护,如若谁惹“女女娃”不高兴,她就找茬寻事,论长论短,搞得你不可开交。

 

    那时侯生产队是按人头分口粮,我家都是大人,饭量好,吃粮费,生产队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每到青黄不接的季节少不了吃糠咽菜,但母亲给艳丽“小灶”不倒。在那个年代喝面糊糊是家常便饭,我们全家人在喝酸菜包谷面糊糊时若饭碗中吃出小面团都得留给艳丽吃。全家每年分麦子不到百斤,平时根本舍不得吃一顿,只是过年时才能吃几顿面条。可母亲给艳丽经常在灶火中烧白面“圈圈”馍吃。这种环形的自制食品是当时最便捷的上等食品。艳丽六岁那年就到家乡的村办小学上学。那时,我已大学毕业分配在天水地委新闻报道组工作,开始挣工资,家境也稍有好转。每次回家时也少不了给艳丽买玩具和新衣服。

 

    我的女儿艳丽非常爱她的爷爷、奶奶。十四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老家清水县农村。经常跟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土炕上,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和“小帮手”。艳丽孩子非常爱戴爷爷和奶奶。奶奶1980年11月去世后,她经常去爷爷睡的房间陪爷爷聊天说话,尽量使爷爷从孤独中走出来。1982年11月父亲失崖致残,留下智障的终身残疾,艳丽给爷爷端吃供喝,提尿壶,倒屎罐,百般侍侯,我非常感谢女儿替我所做的这些。

 

    艳丽孩子两岁时,我上大学到兰州,后来参加工作在天水市,我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比较少。在农村上学时,爷爷、奶奶和母亲都不识字,从没人辅导她的课外学习。女儿从小就乖巧,听话,懂礼貌。1980年奶奶去世,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女儿不到十岁就经常挑水、洗锅抹灶帮母亲干活。星期日还拔猪草、挑野菜下地劳动。

 

    我的女儿艳丽的读书之路非常崎岖。1985年解决“农转非”户口后才进城上学。那个时侯农村户口的孩子不允许进城读书,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不上城市这是无可辨驳的事实。艳丽孩子在家乡林河小学上学的那时,我已大学毕业分配在天水地区报道组工作,怎样能使孩子进城上学这个问题始终触动着我的神经。说实话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心要解决家属子女“农转非”户口实际主要是考虑孩子能进城上学读书。1984年我去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工作,才解决了家属子女“农转非”户口。不到半年调回天水地区司法处工作,又重新回到了天水城。一进城工作就首先想办法解决女儿转学进城上学的问题。当时,天水地区司法处有一名姓吕的科长的爱人在天水市中华西路小学当教师,通过这名姓吕科长的爱人才把女儿艳丽从老家林河小学转到天水市中华西路小学上学,总算实现了孩子进城上学读书的梦。

 

    艳丽孩子进城上学后,她母亲和爷爷、弟弟仍生活在清水县老家农村。艳丽孩子的生活全靠我料理。我们父女俩住在不到十五平方的办公室里。白天我和一名副主任办公,晚上我们父女住在这里。吃饭靠电炉子,干部下班后才可到楼道做饭吃。我们父女俩生活极其艰难,吃饭、住宿都非常不方便。后来,孩子母亲和弟弟小斐也进了城,我们仍然挤在那间办公室住宿。那段时间也是我家进城后最困难的时期。我一人工作,所发工资既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开支乡下老父亲的吃穿费用,还要给妻子治病。学校组织的春游,野餐等活动,孩子往往因交不起钱而参加不了。对此,至今想起来都非常自责和愧疚!

 

    女儿艳丽初中毕业后,我期盼着继续上高中,将来考大学有个好的工作。可惜的是这个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生考上高中的人数廖廖无几,有的班级整班“剃光头”,学生全部流入社会,真乃“误人子弟杀人之父兄”也!女儿没有考上高中,我也没有过多的责怪。

 

    我的女儿艳丽事业成功之路比较坎坷。女儿失学以后我期盼能有一个稳定的职业,一方面给她将来的人生事业打基础,另一方面挣工资在经济上对家里有点添补。她自己也急着找工作挣钱来减轻家庭负担。她在街头看见一家“商行”招用合同工的宣传广告,对招聘人的待遇写得挺优越。于是,交了五元报名费报了名等待录用的消息。谁知好长时间泥牛入海无消息。我带上孩子按招工广告写的地址去找这家“商行”。其结果这家“商行”在天水市五里铺,商行”面积总共有十多平方米,摆设的商品装不了一背蒌,少得可怜。实际是一些不法人员抓住失业人员就业迫切的心理,而开设的一家专门骗取报名费的“皮包公司”。

 

    这次上当后,我就尽可能托熟人在国有企业单位给女儿找工作。通过天水市劳动服务公司的朋友,在天水塑料厂家属工厂找了份加工回收废塑料颗粒的临时工。这份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工资低,而且劳动保护设施极差,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孩子在这里上班我的心情非常沉重。

 

    1991年3月,甘肃棉纺织厂工厂扩建招收挡车工。虽然挡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非常辛苦,厂址又在离市区30公里之外的麦积区社棠镇,有些不便,但是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也是全民所有制工人身份,比天水市塑料厂家属工厂强多了。所以我鼓励孩子积极报名,参加体检、政审。时隔不久,艳丽孩子被甘肃棉纺织厂录用。从那时起艳丽孩子吃住在厂里,生活上开始自己料理自己。在甘棉厂工作了四年多时间,随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因素,于1991年又从甘肃棉纺织厂调到天水火柴厂工作。在天水火柴厂工作期间,结识了同厂职工王小刚。王小刚是名退伍军人,退役后被安排在母亲工作的这个单位上班。他俩结识后在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于是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艳丽调回天水城,回到了市区,本应该家人团聚,好好工作,过几天清静日子。但事与愿违,在2003年企业改制中夫妻同时下岗失业断了生活来源,给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困难。

 

   下岗失业对工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不幸事。女儿艳丽1990年参加工作,下岗时已有十四年工龄。女婿小刚戎马从军,在部队摸爬滚打了三年,才换来之来之不易的工作,怎么说下岗就下岗呢?过去在报纸上看到下岗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工人怎么也会下岗失业?我不知道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又是怎么回事,但我清楚的看到工人下岗失业对本人不是什么好事。工人被炒了“鱿鱼”,工厂变成了私人的。在当时国企改革中特别提得响亮的一句口号是“减员增效”,十个人吃的馍让五个人吃饱,其他五个人不要吃去饿肚子的这种“改革”使人实在难以理解。

 

    女儿和女婿下岗失业以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拿着几千元买断工龄的钱,带上我可爱的小孙女,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他俩落脚在云南省昭通市,做起经营矿山设备的生意。困难磨练了意志,失败积累了经验,辛勤换来了回报。他俩在业务上深钻细研,学习和掌握了相关业务常识;工作上不怕出力流汗。这几年,虽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但他们远离他乡,人地生疏,又非常辛苦,一个女孩子手抓五六十斤重的钢纤上下车。我的女儿艳丽很争气也要强。从农村学校转进城上学,面对城乡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她毫不气馁,发奋读书,迎头赶了上来。在甘肃棉纺厂工作的几年时间里,虽离市区四十多华里,但经常早出晚归,从不迟到早退。她是一名挡车工,进厂很快熟练地掌握了机械的性能和工作规律,保持机台干净清洁,成为全车间一名优秀的挡车工人。后来下岗失业后曾在一家房地产物业部门工作过,她认真刻苦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深受经理和业主的好评。她凡工作过的单位,都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去外地作矿山设备的生意,从开始几根纲钎发展到现在上百万资产的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令我高兴和欣慰。我的女儿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在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的情况下 ,自己打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真是不容易!

 

    我的女儿艳丽不但工作出色,而且对父母亲非常孝顺。无论是父母谁的生日,或重大节日,她都不会忘记为我们庆祝。长途电话连连,也少不了汇钱来表示孝心。她母亲患骨关节病,从外地求医寻药,邮寄药品为母亲治病。2012年5月她母亲患肠梗阻住院手术治疗。女儿知道后,千里迢迢从云南昭通急急赶来,一头扎进病房就是半个多月。我患哮喘病,女儿也想了不少的办法给我治疗。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在去外地作生意的第一年,听说当地蛤蚧这个小动物服用可治疗哮喘病,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找了几只鲜活的蛤蚧,回家过春节时带了回来。不要说服用这个小动物治病的疗效怎样,只凭她夫妻俩把这小动物不远万里带回来足以证明孝心可佳!

 

    我也非常爱我的女儿,经常盼望她回家与我们团聚。但自外出做生意以来,基本每年春节来一次,每次都是一周左右时间。春节前夕来,春节刚过正月初六又动身启程。每次春节前我知道她们要来,不顾老伴反对就去花鸟市场购买几盆鲜花摆放家里增加喜庆气氛。女儿回来以后就去商店购买许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们享用。不知不觉春节过完,女儿又要踏上启程的路。女儿毎次启程时,我老泪纵横,偷偷地擦去泪水送女儿乘车返程。我有话非常喜欢对女儿讲,喜欢听取她的意见。我和女儿是无话不说无事不聊的朋友。常言道:养儿是名气,养女是福气。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一点没错,这辈子我感觉到了养女儿带给我许多福气。

 

    我女儿不光孝敬娘家的父母,而且更懂得孝敬公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公早年去世,婆婆始终和她生活在一起。结婚十多年了,从未和婆婆拌过嘴,红过脸,逢年过节送礼总是备好两份,对双方父母一视同仁。她和丈夫互敬互爱,心始终拧在一起。与公婆家姊妹、妯娌之间关系处理得也非常好。大家称赞女儿能干,懂事,尤其是公婆对她非常满意。


    总之,我的女儿从小读书让人省心,工作敬业无需我们费心,个人婚姻大事不必我们操心,生活能力让我们放心,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总是那么热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让人称心。

 

    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女儿而感到高兴、自豪、骄傲。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