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旅游指南 >

为何政协要比人大开幕时间早两天

时间: 2017-03-03 11:27 作者:佚名 来源:海运仓内参 点击:

    原标题:这些关于全国两会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它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得到了舆论的密切关注。下面这些有关两会的知识,你是否知道呢?

 

    两会是一直同期召开吗?

 

    2017年3月3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也将在北京举行。两会是一直这样同期召开的吗?为何政协要比人大开幕时间早两天,开幕时间又是如何逐步固定在3月3日和5日的呢?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答。众所周知,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经重庆谈判,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以组建新政府,是为“旧政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人称“新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首都、纪年等决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9年,第三届全国政协开始与第二届人大会议首次同步召开,1964年也是如此。

 

 

    在1978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同步召开了五届一次会议,使得人大与政协的届数终于一致。

 

    直到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于1998年3月3日至14日举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1998年3月5日至19日举行,全国政协会议比全国人大会议提前两天召开的惯例形成了,全国政协会议开幕的时间锁定在了3月3日,这一习惯便保持了下来。

 

    一般而言,政协会议比人大会议要早1-2天举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协履行其职能。根据政协章程,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当天要听取全国政协主席代表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次日则预留给政协委员们做分组讨论之用。

 

    为何两个“十二届五次会议”次序不同?

 

    有心的读者或许注意到了,今年全国两会的全称分别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为何会存在这种数字和名称次序不同呢?这就要回溯两种制度的历史。

 

    正如“海运仓内参”(ID:hycplb)之前提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最早为“旧政协”所采用,今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届数则是以1949年建国前夕所召开的第一届全体会议为起点计算。因此,将“全国政协”排在“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届数之前,则体现了中国先有政治协商会议机制、而后将其常态化,从而产生了届数的历史事实。

 

    同理,届数排在“全国人大”之前,则是由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诞生于建国后的195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明确规定,有明确的法律性质,因此将届数排在前面,所体现的同样是对历史和法律的尊重。

 

    为何一个按地域,一个依界别?

 

    一般来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会议,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也是以选区为单位进行。全国政协则由界别组成,界别民主是政协民主区别于其他民主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全国政协共设置有34个界别,其中党派类10个、团体类8个、界别类13个、特邀类3个,基本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各方面。

 

 

    “海运仓内参”(ID:hycplb)发现,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由地域代表和界别代表共同组成的,具体来说,包括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共45个单位)和特邀代表,共5大类。

 

    由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学习了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产生方式,因此区域代表和军队代表转而参加人大,不再作为政协的参加单位,政协的组成部分由此确定为党派、团体、界别和特邀四个方面,并延续至今。界别代表往往是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水平很高,更有利于汇聚来自各行各业的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