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聚焦三农 >

东北开种“天价玉米” 卖价是普通玉米20倍

时间: 2017-04-17 11:37 作者:未知 来源:央视财经 点击:

原标题:【震惊】央视春耕调查:东北开种"天价玉米",卖价竟是普通的20倍!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解冻,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的吉林省,即将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春耕期。去年秋季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但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一些种粮大户却正在“逆势”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他们为何敢于逆势加码?又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一穗生玉米能卖9.9元,凭什么这么值钱?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的村民眼下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土地承包了出去,原因是2016年,长达九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方式。吉林玉米的价格从每斤一块一毛四,跌到了最低每斤4毛5。为了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大家都一拖再拖,直到当天上午,村民李桂明才把自家去年的秋粮全部卖出去,成交价只有7毛钱,赵凤兰家6万5千斤玉米每斤只卖了5毛7分钱。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村民赵凤兰:就是干不动了,就想包出去点试试。

赵凤兰和64岁的老伴经营着家里的2垧4亩地,两个人身体都不好,地里的活只能雇人来干,除去种地的正常开支和给工人的工钱,即便加上一垧地地3090元的玉米补贴,老两口忙活一年根本挣不着什么钱。于是他们决定,今年把土地承包出去,这样不仅可以拿到地租,还能得到玉米生产者补贴,相比之下,更划算一些。

这天,赵凤兰在村会计于洋的帮助下画完地界签了合同,并见到了承包自己土地的人,兴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冯俊。今年于洋以每垧7000元的价格在村里帮冯俊包了35垧地,在他们看来,这个价格,放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吉林省公主岭市湾沟村村民于洋:往年贵贱不往出包,往年有收入。

根据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公主岭秋季的玉米收购价为每斤1.2元(临储收购价)、1.14元(临储收购价)、0.75元,与之对应的土地流转费用,从2015年至2017年分别为每公顷8500元、7000元、4500元。土地的流转规模也从2015年的45.9%上升到了2017年的50.7%。

冯俊的家庭农场采用的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只有地势平坦的岭地才能满足机械化种植的条件,因此赵凤兰的2垧多地里只有7亩符合要求,但是拿着到手的5400多元流转费,老人心里依然放松不少。

赵凤兰:就是这么包地,还是上下差不多少,心还算踏实一点。

事实上,在湾沟村包来的35垧地只是冯俊承包土地的一小部分,今年他在公主岭市一共承包了1300垧地。这个规模,要放在往年,也是想都不敢想。

兴佳家庭农场负责人冯俊:别说去年,就是前年,以前也想大面积租,每年就一万块钱也没人租你,根本就没有,我是犯愁没地种,不犯愁市场。

冯俊是土生土长的公主岭人,之前一直在沈阳种植玉米,走的也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去年前他回到老家,在公主岭包了300垧地,一直种植普通商品粮。他告诉记者,种植面积的扩大,省下的不仅仅是地租,通过规模经营,还可以实现成本投入、科学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

冯俊:就好比说我一台车,去年就干个30垧地,咱就结束了,完活了。但是我今年要种2000垧地,还是用这些车,就是一台车能作业到300垧地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

地处松辽平原的公主岭恰好就处在玉米生产功能区。因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像冯俊一样扩大种植规模的在当地还不是个例,李德乐就以每垧5000元的价格扩大了40垧地来种玉米,而就在马路对面,土地在去年的承包价还为一万两千元。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负责人李德乐:因为粮食价格下跌,2016年他把地包给我之后,农户出去务工,他感觉务工的收入,超出了他种地的收入,今年他农户往出租地积极性,还算比较高。

李德乐的玉米在当地被称作“天价玉米”,因为他的玉米在网店的零售价一穗就能够卖到9.9元。29岁的李德乐,家里也是种玉米的,打小就看着家人和乡亲们种出的玉米一样,然后按斤计价、论吨卖玉米,他就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种出值钱的玉米来。

2016年,李德乐一共种了30垧高端玉米,成品率为60%。虽然这个成品率不算高,但销售情况还不错,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今年,李德乐不仅打算把新包来40垧地种植高端玉米,还对原有土地的种植品种也进行了调整,高端玉米的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0垧增长到了100垧。

在他看来,土地面积的扩大意味着成品率的提高。但这样的决定,让他的团队颇感压力。因为去年他们种植了30垧地,收获的六十万穗玉米现在还有2万穗没有卖出去。按照李德乐的估计,今年的成品率将达到80%,每垧地将收获3万穗玉米,100垧地就是300万穗,去哪儿才能找到如此巨大的市场呢?而且9.9元的玉米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消费得起的。

但是“逆势接盘”的李德乐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告诉记者,产量上,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平均每公顷将由2万穗提升至3万穗;质量上,规模化发展后,因为田间精细化管理,无化肥无农药,玉米质量好,平均每穗价格可以达到零售价9.9元,是普通玉米的20倍;而在投入上,可以降低大型农机、光纤、监控设备等的使用成本。合计下来,2016年他种植一穗玉米的成本在4块钱,今年可以节省五毛钱。

李德乐:你像这个杀菌设备,一天的加工能力能达到六万穗,像2016年我们每天实际加工量是能达到两万穗。当时只用了一个杀菌锅,像那边那个正常说都是不启动,今年要是扩建之后,我的两个锅同时使用足够我们的生产了。

玉米价格悬殊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虽然说,目前玉米价格低迷、库存较大,适当调减玉米种植势在必行。但是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公主岭市我们看到,扩大种植面积对于大户来说,不仅仅降低了土地的承包费,还能够让现有的机械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因此玉米价格走低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那么玉米到底应该怎样种才能有“钱景”呢?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解冻,2017年4月9日,李德乐正式开始了今年100垧高端玉米的种植,他也是公主岭市最早一批开始春耕的人。可是旋耕工作刚刚开始,李德乐就发现了问题。

吉林省德乐农业合作联合社负责人李德乐:地里这土块太多,它会影响到我这个苗期长势,苗的大小有不同,高低还不一样,它还会影响到我成品率转化。

成品率就是指达到销售标准的玉米比率,也只有这部分玉米才可以卖到每穗9.9元,否则就只能作饲料论斤销售,那样合下来一穗也就5毛钱。也就是说,投入同样的成本,产出能够相差20倍,难怪李德乐会如此重视,他马上叫停了旋耕的机械手开始商量旋耕的技术问题,结果发现旋耕机械手的速度太快。眼下春耕序幕已经拉开,今年种植面积的扩大也让李德乐感到时间的紧迫,但是如果在旋耕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无法种出合格的玉米,所有的努力都将是徒劳,因此他不能放松半点要求。

李德乐:我不管你以前咋干,看着我干的标准,你达到我的要求就行。

机械手夏明亮:那你不行就再上设备吧。

李德乐:要不然这台机器就照这个速度干。

夏明亮:那肯定不赶趟了。

李德乐在旋耕时的速度明显比夏明亮慢,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根本不可能按计划2天把地旋完,可是农时不等人,夏明亮提出了加人、加设备的要求,但这样势必会增加成本。李德乐斟酌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头。

李德乐:行,费用提就提了,你能达到我这个标准就行了。但是你要干出活,还像这样的话,就别怪我不给你钱了。

去年,李德乐凭借高端玉米,在玉米价格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还赚了一笔,但这条转型升级道路,他也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因此“品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现在始终悬在他的头上,比如挑种子,李德乐标准就不仅仅是有没有破损、能否出芽这么简单了。他还要求把小种子挑出来。当他发现库房里村民挑完的种子里还混着小种子,当即便要求把挑好的种子重新再挑一遍。一听要把这么多种子重新挑一遍,李德乐的三叔王君生不干了。

李德乐的三叔王君生:那你这活也太难干了。

李德乐:难干,这就是我的标准。这都是跟你说好的东西了,告诉你这个标准,那你明天再找人挑。

王君生:明天我不挑了,那再挑,这样没法挑了,种这些年,好像三十多年没挑几年,

这小籽也能出,扔了白瞎了,浪费了。

这些种子是李德乐专门从甘肃的育种基地买回来的,25块钱一斤,一垧地就需要40斤。这些种子的价格原本就比普通种子高,而且在出厂前已经挑过一遍了,但是如果按照李德乐的要求,就还要再淘汰10%。同时,现在种植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产量最多只能达到传统种植方式的一半,这让种了一辈子传统玉米的王君生,很是心疼。

李德乐:其实我也心疼,那都是花钱买的,但是咱为了保证品质,心疼也得这么办。

心疼归心疼,李德乐还是坚持一定要把这些种子重新挑一遍,因为去年他就在种子上吃了亏。

李德乐:刚开始就认为它这个大粒小粒种里没有啥太大的区别,然后长出之后就不一样了,吃起来是一点影响没有,但是它的品相不行,它的尺寸不够,咱们是差一公分不够尺寸,也不能要,采收的时候看品相特不好的就没采收,差了很多钱,这个一穗卖十块钱,那个一穗一块钱也卖不上。这都是用质量换回来的,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就在李德乐不顾一切严把品质关的时候,公主岭市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薛耀辉,正在给社员们召开今年的春耕动员会。今天,他强调最多的也是质量问题。

春耕动员会刚结束,薛耀辉就赶紧跑去查看配肥的情况,今年他没有使用现成的复合肥,而是按照中化农业给开的配方自己配化肥。今年中化给出的配方是一垧地1600斤化肥,远远少于自己之前的2000斤化肥,于是,薛耀辉决定找给他开配方的孟祥丽好好聊聊,没想到孟祥丽觉得甚至还能再少用一些。

孟祥丽是中化农业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今年薛耀辉的合作社打算种植670垧功能性玉米,其中170垧地的玉米可以被合作社的养殖系统消化,剩下的500垧已经跟中粮集团以高于市场价8分钱的价格签订了收购合同,但是这8分钱可不好赚。

薛耀辉:咱们有个严格的质量标准,就是说你看它每一项的标准,就是我们要达不到这标准,人家可能就是说有条件拒收了。

为了保证自己的玉米能够达到中粮的标准,薛耀辉专门以一垧地150元的价格把孟详丽请来把关,但是化肥一下子减了四分之一,这也让薛耀辉的心里打起了鼓。

薛耀辉:原先这么大的含量我用这么多的量,你现在用1600斤怎么办?

孟祥丽:我告诉你,现在这1600斤,我就这么说,现在这1600斤里头跟老百姓平时用的2000斤根本不差,咱们这个肥效完全够800公斤满足一晌地的需求。

作为一个土壤工作者,孟祥丽坚持拒绝薛耀辉的要求是有原因的。

孟祥丽: 现在土地中的有机质从之前的5已经降到了0.5,土壤已经生病了,它不是健康的土壤了,如果我要再这样加进去的话,有机质变得会越来越少,板结会越来越多,十年,二十年之后,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可能二十年之后我这块土地上产不出粮食了。

薛耀辉最终还是被孟祥丽说服了,他向记者坦言,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自己,已经觉得越来越不会种地了。

薛耀辉:有些数据,有些支撑,有些测土配方,这些东西都是科学性的东西,一定要遵循这个事,现在不是单单说产出多少粮食,多少东西,就是你一定要保证这个产品的质量的问题,这种质量我一定完全达标,现在最主要是这个。

“质量必须达标”已经成了薛耀辉现在的口头禅,由于今年跟中粮的订单签得晚,合作社里的一些成员已经备好了种子。但为了达到订单要求的质量,薛耀辉还必须花钱把农民手中用不上的种子收回来,这一块的支出就将近20万块钱。

其实,玉米混种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和村民们一样,土生土长的薛耀辉,以前种地时也没这么计较,一块地里也会有三、四个品种。但今年订单签的是高淀粉玉米,如果混种,玉米授粉时就会杂交,这将直接影响到质量,最终会影响到价钱。因此薛耀辉越来越注重质量的问题。

杨屹巍是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的局长,在他看来,玉米市场从政策市向市场化定价的转变,对于高质量玉米将会有较高的需求,当地农户也必须积极控索调结构、转方式、找市场,才能迎来阵痛后的新生。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局局长杨屹巍:公主岭的玉米不是卖不出去,主要是玉米的价格问题,一定是要求好的玉米的质量,卖出好的价钱。

半小时观察:玉米怎样种才能有“钱景”?

目前,我国玉米出现过剩,尽管有大量替代品进口等原因,但根源还是结构性的,“大路货”多,优质专用品种少。因此,规模经营做强就离不开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赔得倾家荡产,就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化种植,通过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种玉米照样能赚钱。对于身处“黄金玉米带”的种粮大户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