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独家报道 >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大型系列报道连载

时间: 2017-08-22 07:36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中视网 点击: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本报北京讯)裴国栋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报道组新闻工作者、清水县委报道组组长、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区司法处办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0年按副地级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过大量的公文类文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曾给予嘉奖。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份少华社长采访作者裴国栋时的合影。


 

2017年8月4日中国报道新闻社社长少华同志,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执行
主席顾亚东,前往甘肃天水作者裴国栋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自   序

 


    我原定的书名为《往事回睦》,在修改时总感到平淡无味。文章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世事的一种洞察和审思。即更名《岁月沉思》为本文的书名。

 

    书槁成文后“中国报道新闻社”以《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为标题分别在“中国报道新闻网”、“中视网”、“一画开天艺术网”三个媒体同步并机连载。对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校正。

 

    《岁月沉思》实际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本书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败得失。它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经历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血肉关系。实际是我人生的感悟,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也是本人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时光流逝,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享受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和万苦千辛才幸运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藴含着成长的足跡。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的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后,在生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换地的战斗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当上了民办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在教书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时间;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大学,成为特殊环境下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三十五年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经历了身份的变迁和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心。

 

    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的岗位的变迁。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把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开始回忆走过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忆走过的路,我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部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连,我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在人前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代人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奋斗史,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牢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贺国栋同学《岁月沉思》付梓


 

冯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黄河岸畔幸识君,

 

四十年来谊长存。

 

生计艰难半书泪,

 

事业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尽终抱憾,

 

仁爱永留昭后生。

 

大梦醒时向晚唱,

 

妙笔生花著乡亲。

 

 

 

★ 冯天真:作者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

 

 

游记篇

 

印象昭通系列报道之(三)

 

 

    昭通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自从女儿和女婿下岗失业后来这个地方创业以后,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倍感亲切和关注。尽管这个地方在全国也不驰名,中央电视台也没有播送这个地方的天气预报,我也不由自主的上网查一查这里的冷暖气候情况才能心安,知道这里有我的骨肉至亲。我退休后第-站选择了海南和云桂旅行,其主要目的是想前来看看我女儿一家在这里的生活情况。

 

    云南旅游结束后,我即上昭通看望女儿一家。昭通是云南省下辖市级行政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处,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从昆明到昭通是山多川少,特别是进入云贵交界地段,山山相连,列车一会儿钻进深谷,一会儿在山头来回盘旋,好不险峻。那里的山和我们北方的山完全不同,我们天水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土山平缓,山上可以耕作种植庄稼,而那里的山是山岩矗立,地势陡峭,哪有可耕之处。女婿和女儿不停地用手机联系我们,询问所处的位置。

 

    晚上七时左右,列车喘息着粗气靠停在了昭通火车站。我和老伴还没走出出站口就听见小孙女王洁大声喊:“爷爷,奶奶!”相会后的高兴不言而喻!

 

    昭通火车站离市区十公里以上。我们乘上女儿唤来了出租车快速向市区驶去。那天晚上天特别黑,公路两侧看不到什么建筑物和景色,只看见路灯在眨着眼睛从车窗一闪而过。唉!真是不走的路走三遭啊!我根本没想到我们一家人竟团聚在这远离故乡相隔万水千山的西南城市—昭通。|

 

    刚到这里时,我水土不服,十多天后才稍有习惯。在这里住了有两个多月时间,对女婿和女儿在昭通的生活、工作情况,这里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了初步了解。

 

    昭通市境内物产富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藏资源丰富,在这里经营矿山设备是有较好优势的。女婿小刚和女儿艳丽天水火柴厂下岗后,家里留下老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经营矿山设备。他们租用了临街一楼的一套居民住宅,临街开了门,靠街面的两间作门市部,后边两间作为住宿和存放货物的仓库。货架上、地面上到处都是我看不懂的机械零配件。女婿小刚刻苦好学,心灵手巧,已学会矿山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技术。他为人诚实,忠厚老实,对我和老伴非常尊敬和孝顺。

 

    从生产经营上看,他们在这里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立住了足、站住了脚。但是,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他乡做卖买遇到的困难不言而喻。

 

    孩子上学仍然困难不少,留在老家无人照看,带到身边难题不少。使人不可理解的是外藉户口的孩子在本地入不了学,参加不了当地高考。这个问题成为外地投资者来当地发展的“瓶颈”。可喜的是我孙女王洁,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矛,我衷心的希望异地考生参加当地高考的目标能够实现。空气质量不高,人居环境比家乡天水差得远。天水是全国最佳人居环城市之一,而昭通市政府驻地海拔一千九百多米。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四季不明显,粉尘极大,空气质量不高。这些,至今我忧在心中。

 

    昭通市盛产天麻。昭通天麻以天麻素含量最高而驰名国内外,据史料记载,全市有野生天麻林地二十多万亩,目前年产野生鲜天麻三百多万公斤,已生产出天麻片、天麻茶、天麻粉、天麻酒、复方天麻颗粒等深加工产品。昭通天麻销售市场比较大,销售的天麻品种很多,价格也高低不等。天麻也是昭通人送亲友的最好礼品。去昭通的人也多多少少带些作为纪念品。我也带了几包回来送给了亲朋好友。毎年女婿和女儿回家时也少不了带回些,来孝敬我们。

 

    昭通市别具一格的“主席广场”对我印象最深。这个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宏伟而高大的毛泽东主席塑像。在“文革”年代,毛泽东主席塑像到处皆有,就连我的老家非常偏僻落后的裴家庄村中人们常聚集的地方也塑有毛泽东主席塑像。农民自己用泥土捏的毛主席像,像不像反正在社员心目中那就是毛主席的像。社员们也经常在像前“早请示、晚汇报”。这些都是过去的事,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地级城市中心广场塑有毛泽东主席的高大塑像的实属不多见。我询问了一位当地年岁稍长的老人,他用很重的地方语告诉我,使我似懂非懂。大意是毛主席是百姓救苦救难的伟人,他老人家站立在这儿会保佑这座城市吉祥、平安!我暗暗想,他老人家是从人走上神坛,又从神坛回归成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在他又从人走上了神坛。伟人,真是伟人!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昭通城中有个名叫清官亭的街中公园。 清官亭公园位于昭通市区西北角,是离昭通市民最近的一处城市园林。园内最著名的是清官亭,此亭建在池水中央,原名为三多塘亭,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所建,亭为二层,建筑面积三百0五平方米,相传王禹为官清廉,故名清官亭。为官一任,要能为百姓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多做实事,百姓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从主席广场的毛主席塑像,到清官亭对清官王禹的记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百姓恳切希望出现像毛主席那样伟大的领袖人物。也希望出现更多的像清朝王禹这样的清官,服务于民众,造福一方百姓。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的转眼快到端午节了,小斐孩子还在天水家里,我和老伴也挂念着他的生活起居。王洁孙女在“六一”儿童节有演出活动。我和老伴看完小孙女王洁庆祝“六.一”儿童节上的文艺演出后,于六月五日恋恋不舍的离别昭通,踏上了返程的路。

 

    我默默地祈祷神灵保佑:让他们夫妻永远恩恩爱爱,美美满满,在外平平安安,生意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