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百姓心声 >

养老金“空账”4.7万亿 我们老了还能领到么?

时间: 2017-04-26 08:22 作者:MD 来源:理财帮 点击:

原标题:养老金支出“亮黄灯”,当我们老了,还能领到养老金吗?

5.5%,这是近日人社部公布的养老金上涨幅度。更加令人关注的一个消息是:养老金支出亮“黄灯”,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

客观的说,在老龄化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实现养老金连续上涨并不容易。不过,帮主(id:banglicai)同样留意到,养老金涨幅已经是连续两年下调——2016年,养老金涨幅下降至6.5%,但此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曾实现了11年连续以10%左右的幅度上涨。

而个人账户“空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如果不动用年轻人个人账户里的钱,现在的养老金就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我们这些工作的年轻人每月交的养老金并没有进入我们的个人账户,而是用于支付这一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空账”额4.7万亿。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交的养老金并没有在个人账户里,等我们老了,还能领到养老金吗?我们的养老金钱从哪里来?这几年,关于养老金的争议不少,帮主(id:banglicai)就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你每月交多少养老金?

许多企业都会给员工上“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这里所谓的养老保险,就是指我们每个月缴纳一定的比例的钱,然后就能够在满足一定年限或者退休后就按比例拿到相应数量的养老金,作为基本生活的保障。

因此严格来说,我们每个月交的这笔钱属于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这笔钱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

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当中的“缴费基数”,一般指的是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在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宽泛的说,老年时候我们收到的养老金,还可能包括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但由于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并不普及,因此一般谈到养老金,多是指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也并非人人相同,现在主要有三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金总体收不抵支吗?

帮主(id:banglicai)梳理公开材料发现,对于城镇职工养老金而言,部分省市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是存在的。

据报道,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六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其中,黑龙江收入比支出少183亿元,辽宁、吉林也收支相差105亿元、41亿元。

不过,总体来看,相关的基金累计结余依然保持了相应的增长。《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达到了3.5万亿元,比2014年底增加3545亿元,增长率为11.15%,增速比上一年下降1.34个百分点。

不过,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则指出了一个“空账”的现象,引起媒体关注。数字显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万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万亿。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结余资金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也仍然会有1万多亿的差额。这里的个人账户就是像你我一样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的一部分。

你交的养老金去了哪儿?

老龄化跟养老金联系在一起,以及形成了所谓的“空账”。跟我国采取的养老金收支方式有关。

养老金的收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现收现付制,一个是基金积累制。

顾名思义,前者指的是现在工作的一代人支付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而后者则是按长期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交费金额,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从个人账户支取养老金。

具体来看,我国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基本采用的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办法,统筹账户带来的资金要视退休时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确定。在北京,我们每个月工资的8%,就份属于个人账户中。

专家指出,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没人承担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制成本)年老的参保人士个人账户累计不够,年轻人个人账户中的钱不得不用于保障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导致账户上只有数字却没有实际金额,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空账”。

一位研究过养老金的人士解释,拿池塘作比方,养老金是个池塘,养老金结余就是池塘里的水,一条小溪流进来,一条流出去。比如,现在流进来的钱是70后、80后、90后的,流出去给了50后、60后。

因此,当未来70后、80后的人群需要赡养时,由于人数众多,就可能会面临钱不够用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建国初,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不到4.5%,到1980年未超过5%,30年来增长了0.5个百分点,而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8.9%,由于70后、80后人数更加庞大,在年老时的赡养问题就引发了各方关注。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发布的《重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战略思考》报告称,2000年以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养老金占工作时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

当我们老了,养老金能足额发放吗?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的看法不一。

有专家乐观的表示,“空账“只是一种记账方式,而养老金上涨幅度下调,主要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最低工资上涨幅度近期也一并下调,与所谓的“资金缺口”并无实质关联。

此外,他还提到一项针对未来的安排,即全国社保基金,这是2000年成立,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

需要指出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是不同的基金,资金来源和运营管理不同,用途也存在区别。根据其官网资料,2015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1.9万亿,基金自成立以来,其年均投资收益率8.82%,累计投资收益额达到了7908亿元。

但也有研究过养老金的人士充满担忧的表示,当70后、80后老了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养老金给我们支付了。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时,存在至少两种办法,一个是提高退休年龄,一个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这两个办法并非都是消极手段。有调查指出,部分60岁以上人群本身就希望能“多干几年“,拿到更多养老金;而降低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则可以通过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来弥补。

除了强化社保基金的保值储值功能外,逐步强化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体系,也被认为是改革的方向之一。

个人能提前做哪些准备防老?

看到这个问题,小伙伴表示:只能现在努力工作,老之前攒一笔巨款啦!帮主认为这是最好的途径了!但如果不能呢?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个人无法动用基础养老金,但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保证“老有所养”,而养老险的种类,一般有传统型、分红型、和万能型几种。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有企业年金制度,企业方面也会通过投资等方式,实现相应的保值增值。

就商业险方面,帮主(ID:banglicai)大概给大家列几项供参考吧,只是粗略列下,因为各家的产品不同,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还要自己到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咨询。

传统型养老险:传统的养老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通过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确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约定相应的额度领取,通常来说,其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历史上,这个预定利率是变化的,一般都会与当时的银行利率保持相当水平。

卖点:回报固定,风险低。

缺点: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如果通胀率比较高,从长期来看,就存在贬值的风险。

分红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分红险除固定的最低回报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除了有一个约定的最低回报,这部分资金的收益还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弊端:分红具有不确定性,红利的多少和有无,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关系,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损失。

万能型寿险:万能型寿险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底收益,一般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税后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

优势: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利率,大部分为5%-6%,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弊端:保险金额高,前期扣费高,投资账户资金少,前期退保损失大。

(商业保险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