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百姓心声 >

今年高招计划发布多招1200本科生

时间: 2015-06-16 10:44 作者:郭莹 来源:京华时报讯 点击:

 

京华时报讯(记者郭莹)昨晚,北京市高招办负责人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正式发布今年高招计划:今年北京市的统招计划为4.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3.8万人左右,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200多人,本科录取率随之增至62%。专科招生计划为1.1万人,今年统考考生的录取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

北京市高招办副主任秦华介绍,今年全市参加统一考试的考生共有6.14万人,本科招生计划约为3.8万人,今年的本科录取率在62%左右,这一数据比去年的本科录取率(近60%)高出约两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今年北京的专科招生计划比去年有所减少。秦华解释说,因为北京在今年4月份已经进行了高职自主招生,录取了5600多名统考考生,昨天公布的数据已经不包含这部分考生。

秦华介绍,今年北京的文科本科招生计划是1.03万人,理科本科招生计划是2.77万人,与此对应的文科考生报名人数为1.96万人,理科考生报名人数为4.18万人,因此,文科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大约是52%,理科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大约是66%。

对于今年增加的1200多名本科招生计划,秦华表示,今年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招生计划共计比去年增加1100多人,包括农村专项计划的200人,去年该计划只有30人。二本和三本也比去年增加100多人。

其他看点

“双培计划”共计招收2008人

今年,北京市实行“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秦华介绍,今年北京市的“双培计划”为2008人,“外培计划”是420人,涉及17所市属高校。

秦华表示,“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是将名额分配到各个区县,尽量照顾到各个区县的考生,并向郊区县适当倾斜,但各区县没有固定人数。

“双培计划”是指北京市属高校每年将按照“3+1”、“1+2+1”等培养机制,输送优秀学生到20多所在京部属高校进行中长期访学。“外培计划”是市属高校每年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两年左右的访学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学籍和毕业证书都是市属院校。同时,这两个计划执行的都是一本的分数线。

部属高校在京减招影响很小

今年,很多部属高校表示他们减少了在北京招生的指标,秦华表示,这对北京考生的影响很小。首先,今年北京市统考考生的人数减少了3000多人。其次,部属高校招生计划减少的幅度较小。特别是今年本科计划已经增加了1200多人,其实本科录取率还是增加的。

秦华表示,今年市属高校增加的招生计划主要集中在本科,专科层次减少了招生计划。

此外,今年北京市取消了市三好、市优干这两项地方性的加分政策。从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两部分考生在3000人左右。因此,今年有大约3000名考生没有享受到加分,全市只有400到500人享受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也降到了5分。

同步公布考生分数分布情况

北京市高招办副主任卢杰表示,6月23日中午12点将准时发布今年考生的高考成绩,同时公布今年高招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此外,今年还将同步发布考生的分数分布情况。

往年本科二批和三批有可能有降分征集的工作安排,但是今年在线上按六个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完毕之后,先进行线上的征集志愿,线上的征集志愿完了之后,如果三本还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才会进行降分征集。

相关新闻

北大清华本部计划在京减招41人

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北大、清华、北航等多所名校在京招生计划均比去年有所缩减。近日,市高招办编辑的《北京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首次公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今年在京招生计划。

北大(不含医学部)保持连续多年减少在京招生统招计划的节奏,今年计划在京录取186人,其中文科72人,理科114人,较去年减少14人。

清华今年则计划在京录取170人,其中文科10人,理科160人,较去年减少27个统招计划。

不过,据招生系统人士介绍,由于高校每年都留有一定的机动计划,从而根据各地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进行调整,且尚有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保送生等单列出来的特殊招生类型招生计划,可录取北京生源,所以这些高校在京实际录取人数,仍可能均多于计划数。

大燕网综合京华时报和新京报报道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