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网视中国 >

习近平会见“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时间: 2018-12-13 10:06 作者:网络 来源:人民网 点击:

  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这是会见前,习近平同外方嘉宾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王 晔摄

  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赵成)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习近平着重介绍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举措,深入阐述中国同世界关系,并听取外方嘉宾代表发言。

  习近平指出,今年“从都国际论坛”的举办正值中国人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堪称第二次革命。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必须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我宣布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中国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在开幕式上又宣布了扩大开放新的重要举措。中国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潜力所在。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坚定信心,对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有坚定信心。

  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是全方位的。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积极维护者和贡献者,这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国家发展之路才能走得通、走得远。

  习近平强调,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为国际社会搭建合作共赢新平台。这个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走出一条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为各参与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对外投资和产能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带动了有关国家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当地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真诚希望各国加入“一带一路”伙伴网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习近平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我们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我们共同作出不懈努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下一个40年也必将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各国只有同心协力、携手前行,才能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拉脱维亚前总统弗赖贝加等外方嘉宾先后发言,祝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他们表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丰硕,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也对世界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我们认同中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赞赏中国在国际上的积极作用,赞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主张。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我们主张在增进互信与互利共赢基础上发展国家间关系,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增长,反对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许多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国际社会普遍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期待中国在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等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我们尤其高度评价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会见前,习近平同外方嘉宾集体合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等参加会见。

  “从都国际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同澳大利亚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于2014年共同创办,邀请多国前政要、知名专家学者、商界领袖等各界人士参加。“2018从都国际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合作共赢”。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3日 01 版)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