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人员查询
魅力乡村 旅游指南
国际资讯 热点观察
国内要闻 独家报道
网视中国 法治中国
地方新闻 聚焦三农
时代先锋 书画精英
慈善中国 房产时讯 金融财金
百姓心声 企业风采 健康养身
绿色生态 食品监督 旅游指南
文化产业 书画英才 佛说天下
艺术人生 人文庄浪 曲艺杂谈
记者杂谈 体育天地 学生天地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网视中国 >

“HK”短信能盗卡?警方及运营商均辟谣

时间: 2016-01-03 08:37 作者:网络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微博截图

原标题:朋友圈传“HK”短信能盗卡广东警方及运营商均辟谣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一则以“HK”开头的短信刷爆朋友圈,言之凿凿,一旦回复,个人的手机SIM卡就会被复制,本卡将不能用,而绑定该号码的支付宝、微信甚至网银可能出现危险。人们闻之色变,纷纷转发提醒“不要上当”。而警方和运营商随后辟谣显示,这是一条“假消息”。

“您好!您已成功订购中国移动无线TV业务,标准资费118元/月。如需退订请编辑短信‘HK0D0011550629116’到10086。中国移动”2015年末,朋友圈被这条“诈骗信息”轰炸了。人们称,回复的指令其实是换卡,这样一来,自己的卡就被停用了,而骗子就激活了新卡,号码绑定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危矣!

这个“HK”短信到底是什么“鬼”?记者从广东网警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方面获悉,是可以通过短信指令换卡,但不是“HK”开头,而是“ZZHK#”,而且换卡指令不会马上生效,需经过二次确认。

随后,记者向10086发出这条传播甚广的信息内容,结果收到回复:你输入的指令有误,激活银行划扣请发“HK”至10086。

原来“HK”是划扣的意思。但指令是错的。

不过,网警和运营商也提醒,对于收到的有疑问的信息或者涉及费用的,一般不要直接回复,可拨打客服电话问询。

电信诈骗令人防不胜防

有人谴责谣言制造者,有人嘲笑“大家成了惊弓之鸟”,却无疑反衬出电信诈骗花样翻新之快,让人防不胜防。不过,这种“惊弓之鸟”的意识或可挡住诈骗的得逞。

从最初的中奖、房租汇款,到网银升级、邮包藏毒、退税补贴,再到盗QQ号冒充熟人、机票改签、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税务人员、伪造网上通缉令,如今诈骗类型已扩展到数十种,五花八门、覆盖面之广令人防不胜防。

广州、深圳警方介绍,诈骗分子还紧跟社会热点设计骗局。2014年以来,相继出现了利用马航失联、中央巡视组、“爸爸去哪儿”节目等热点事件编造虚假信息实施的诈骗犯罪。警方查处的案件还显示,不少诈骗团伙已经从过去的“乱枪打鸟”升级到“精准下套”。被以“火葬费补贴”名义骗走5万元的王女士,“中招”的关键就在于诈骗分子准确地说出了她的姓名和孩子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时间。

(责任编辑:唐虎)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国新闻时讯社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新闻时讯社 电子邮件: sxszsw@126.com 监督电话: 010-533156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15024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29号